首页

优美之家客服

时间:2025-05-26 09:13:44 作者:江西新余:千年夏布一支独“绣” 浏览量:36115

  央视网消息(记者 胡梦洁)近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一幅近九米长的夏布绣《长江万里图》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目光。这幅巨制由国家级非遗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及儿媳吴婉菁带领创作团队耗时13个月完成。十几种针法和三十多种颜色的丝线在作品中交错,用独特的刺绣语言展现了祖国的壮阔山河。

  夏布绣俗称“麻布刺绣”,在江西民间流传久远。在素有“中国夏布之乡”之称的江西新余,当地百姓就地取材,将夏布绣广泛用于生活用品之中。

  俗话说,麻布绣花,底子太差。夏布质地生硬,要在上面刺绣,殊为不易。张小红潜心研究、不断实验,探索出软化夏布的办法,在保留夏布的肌理、纹路、色彩的同时,使材质变得柔软适于刺绣。她还不断精进自己的刺绣技艺,创新6种针法,将民间麻布绣升华为夏布艺术刺绣。

  作为夏布绣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布艺术刺绣创始人,张小红在创作选题方面一直紧跟时代步伐。受到长江文化的启发,她决心以指尖语言展现长江绵绵不尽、生生不息的盛景。为此,她翻阅上百种资料,最终选定赵芾的《长江万里图》作为蓝本,让作品中的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对祖国山河及江西故土的深切热爱与赞美。

  这些年来,张小红带着心中的“工匠梦”,携团队以针线代笔墨,创作了一幅幅惊艳的作品,创作的作品先后荣获多项国家级、省市级奖项。《万亩登丰图卷》《井冈雄峰》《清贫者》《清明上河图》《马克思像》等艺术精品,开启了夏布绣艺术创作的先河,使之成为颇具江西地域风格的特色艺术绣种,填补了江西刺绣艺术的空白。

  这种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精髓的守护与延续,更如同一束光,深深照亮并感召着年轻一代传承人,吴婉菁就是其中之一。在婆婆的影响下,吴婉菁毅然决定辞去银行的工作,踏上了夏布绣的非遗传承之路。即便一次次被绣针扎伤手指,她也没有退缩。

  吴婉菁认为,传承不是复制,而是让老手艺长出新枝芽。接过婆婆的“接力棒”,她考虑更多的还是如何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找到平衡点,如何借助年轻一代的创新思维赋予夏布绣新活力,提升非遗技艺的自身造血能力,为夏布绣生活艺术开辟一条走得通、走得好的路。

  在这样的思路下,吴婉菁大胆创新,利用现代设计巧妙地进行跨界融合,开发出了箱包、首饰、灯艺、茶空间、文房等上百种夏布绣文创作品,让夏布绣这一传统工艺逐步融入大众生活中。在她的推动下,夏布绣这门老技艺“潮”了起来。

  此外,吴婉菁还积极探索“非遗+现代传播”的多元路径,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和展示活动,并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向更多人传递夏布绣的制作过程和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爱好者参与到夏布绣的学习和传承中来。

  “绣品会说话,我们将以夏布绣为核心,结合现代生活需求与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不断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利用非遗资源进行创作转化。”吴婉菁说。

  “人怎么样都有活法!”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上,张小红和吴婉菁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前行,让以夏布绣为代表的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像滚滚长江一样,滔滔不绝。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部长通道丨唐仁健:去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

张福仁教授在发言中深入分析了当前国民皮肤健康面临的两大难题,即科学诊疗意识不足、患者依从性不足。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国民皮肤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例如特应性皮炎(AD)的发病率目前在中国已经接近欧美发达国家,但是大众的皮肤健康意识与对疾病的重视度仍亟待加强。他强调目前大众因为缺乏医疗常识或因各种原因未遵医嘱用药而延误治疗、加重病情的情况在临床上屡见不鲜,希望通过大众疾病教育和慢病“身”“心”关爱,从而实现国民健康皮肤的目标,惠及千万家庭。他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加强科普宣传、增强大众皮肤病认知教育、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推进皮肤病的精准诊疗,以及倡导皮肤慢病“身”“心”的共同关爱等,为突破皮肤病诊疗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三号03星

令人意想不到的收费项目还有不少。李女士要在客厅安装一台2匹的空调,为此在装修房子时特意装好一个16安的大功率空调专用插座。可安装师傅却说,空调功率大,这样的插座用不了,得用专用断路器才更安全,他随身就带着这种漏电保护开关,90元一个。

马英九访陆行程披露,首赴北京受关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近年来中国居民储蓄快速增长,远高于趋势水平,存款市场整体表现为供大于需;二是近年来银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部分银行净息差压力增大,银行管理负债成本的主动性显著提升。

广西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行质效提升 带动西部开发开放

此外,教育部还首次试行了专业设置预申报制度,要求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等,提前谋划增设专业,提前1年进行预申报,推动高校建立健全专业设置定期研究、提前研究工作机制,增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精准性。目前,已有760所高校提交了下一年度拟增设专业预申报材料。

2024年“苗族姊妹节”启幕

杨传秀举例说,威海在山东率先建成营养健康社区15个、营养健康超市41个、老年餐桌1127个,把营养健康工作延伸到民众身边,并通过成立食品安全与营养专家库,提升人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截至目前,威海市已建成国家级营养指导员培训机构2处,培养营养指导员418名,营养指导员配比达每万人1.43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